后台的静谧时刻:梦想与现实的交错
选秀后台并非总是一片混乱,对于艾顿和东契奇而言,那一刻的休息室更像是一个避风港,艾顿穿着一身定制的深色西装,领带整齐地系在颈间,但微微颤抖的手指暴露了他的紧张。“我记得卢卡就坐在我旁边,我们都没怎么说话,”艾顿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道,“他一直在玩手机,偶尔抬头看看电视屏幕上的倒计时,我则不停地调整袖口,脑子里全是小时候在巴哈马沙滩上打球的画面。”那时的艾顿,身高2.球友直播官网16米,体重却只有111公斤,相较于后来在菲尼克斯太阳队练就的壮硕体型,显得格外修长——这也是中国球迷戏称他“瘦琦琦”的由来,既带点调侃,又透着一丝亲昵。
东契奇则显得更为从容,他刚刚结束在西班牙皇家马德里的辉煌赛季,带领球队夺得欧冠冠军,并荣膺MVP,身穿一件简约的黑色衬衫,他斜靠在沙发上,嘴角偶尔扬起一抹微笑。“德安德烈看起来像一座山,但我能感觉到他的不安,”东契奇后来在纪录片中坦言,“我告诉他,放轻松,这只是一场秀,他回了我一个苦笑,说‘你可真会安慰人’。”两人之间没有多余的寒暄,但那种默契却像是早已刻在骨子里,他们都知道,自己即将踏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而身边的这个人,或许会成为未来十年的对手与朋友。
后台的电视屏幕上,播放着NBA官方制作的宣传片,勒布朗·詹姆斯和凯文·杜兰特的镜头一闪而过,艾顿深吸一口气,低声对东契奇说:“嘿,卢卡,你觉得我们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东契奇耸耸肩,半开玩笑地回答:“谁知道呢?也许你会在总决赛里隔扣我,也许我会在你头上投进绝杀。”两人相视一笑,那一刻的轻松,仿佛暂时驱散了选秀大会的凝重气氛。
从不同道路走来:天赋与韧性的交织
艾顿和东契奇的背景截然不同,却同样诠释了篮球的多元魅力,艾顿出生于巴哈马的一个体育世家,父亲是前职业篮球运动员,母亲则是短跑选手,他从小在加勒比海的阳光下成长,沙滩和海洋成了他最初的训练场。“我总是一个人对着海浪练习运球,”艾顿在一次采访中分享道,“那里没有正规的球场,但我学会了如何在不稳定的地面上保持平衡。”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塑造了他出色的协调性和手感,高中时期,他移居美国,迅速成为全美瞩目的五星新星,在亚利桑那大学的一年里,他场均贡献20.1分和11.6个篮板,被誉为“下一个大卫·罗宾逊”,媒体的聚光灯也带来了压力——他被贴上了“传统中锋”的标签,有人质疑他能否在小球时代立足。
东契奇的故事则更像一部欧洲传奇,他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父亲是前篮球运动员,母亲是舞蹈家,7岁时,他第一次拿起篮球;13岁,便与皇家马德里签约,远赴西班牙开启职业生涯。“在欧洲,篮球不只是关于天赋,更是关于智慧,”东契奇曾解释道,“你得学会阅读比赛,就像下棋一样。”他的成长轨迹充满了挑战: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以及欧洲联赛的高强度对抗,2018年,他带领皇马横扫欧洲,19岁的年纪却已拥有多年职业经验,尽管如此,NBA球探们仍对他存有疑虑——他的运动能力是否足以应对更快的节奏?他的防守能否经得起考验?
这些背景差异,在选秀后台悄然浮现,艾顿偶尔会问东契奇关于欧洲篮球的问题,而东契奇则对艾顿的美国大学经历充满好奇。“德安德烈告诉我,他最喜欢的是NCAA的疯狂三月,那种纯粹的热情让他震撼,”东契奇后来回忆道,“我则跟他分享欧冠客场的经历,在土耳其或俄罗斯打球,球迷的呐喊声能把你淹没。”两人交换着故事,仿佛在无声中达成一种共识:无论来自何方,篮球是他们共同的语言。
选秀夜的喧嚣与沉默:命运的分水岭
当NBA总裁亚当·萧华走上舞台,宣布菲尼克斯太阳以第一顺位选中德安德烈·艾顿时,后台爆发出短暂的掌声,艾顿站起身,与东契奇用力拥抱了一下。“祝你好运,大个子,”东契奇在他耳边轻声说,艾顿点了点头,眼眶微微发红,随后大步走向前台,那一刻,东契奇独自坐在沙发上,眼神复杂,几分钟后,当萧华宣布亚特兰大老鹰选中东契奇时,他平静地整理了一下衣领——他知道,自己很快会被交易至独行侠,与另一位欧洲传奇德克·诺维茨基相遇。
选秀后的派对喧嚣而浮华,但艾顿和东契奇都没有久留,艾顿在太阳队的欢迎宴上,被问到对未来的期待时,他简单地说:“我想证明,大个子依然能统治比赛。”而东契奇则在独行侠的私人聚会中,与老板马克·库班和教练里克·卡莱尔畅谈至深夜。“卢卡一来就告诉我们,他不是来学习的,他是来赢球的,”库班后来笑道,“那种自信,让我想起了年轻的德克。”
回到酒店房间后,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思,艾顿给家人打了电话,声音里带着哽咽:“妈妈,我做到了,但这只是开始。”东契奇则给他在西班牙的教练发了一条信息:“谢谢您,但我现在要面对的是勒布朗和KD了。”那一夜,纽约的霓虹闪烁,照亮了无数梦想,但也投下了长长的阴影。
六年之后:从后台到舞台中央的蜕变
时光荏苒,2018年的选秀大会已成为历史,但艾顿和东契奇的旅程却愈发精彩,艾顿在太阳队逐渐成长为内线支柱,2021年帮助球队闯入总决赛,尽管憾负密尔沃基雄鹿,但他的防守和篮板能力赢得了联盟的尊重,体重增至近120公斤的他,早已褪去“瘦琦琦”的青涩,但中国球迷的昵称却成了一种温暖的纪念——仿佛在提醒人们,那个曾经紧张的少年,依然藏在钢铁般的肌肉之下。

东契奇则迅速席卷NBA,新秀赛季便拿下最佳新秀,随后连续入选全明星和最佳阵容一阵,他的比赛风格重新定义了控球前锋的角色,那些在后台被质疑的“运动能力”,在他的篮球智商面前显得微不足道,2022年,他带领独行侠闯入西部决赛,与金州勇士大战五场,虽败犹荣。
两人在NBA的对抗也成了球迷津津乐道的话题,2019年的一次常规赛中,艾顿在篮下硬吃东契奇得分后,对着他眨了眨眼;东契奇则在下个回合用一记后撤步三分回应,并笑着指了指艾顿,赛后,两人拥抱时,东契奇打趣道:“嘿,瘦琦琦,你比以前壮多了。”艾顿大笑:“你还是那么狡猾。”
但他们的关系远不止于对手,2020年疫情期间,两人曾通过视频通话聊天,东契奇分享了他对国际篮球的看法,艾顿则谈到他想为巴哈马篮球发展出力的愿望。“我们来自小地方,但梦想可以很大,”艾顿在通话中说,东契奇点头附和:“没错,德安德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站在这里。”

未竟的约定与未来的回响
回顾2018年的那个夜晚,后台的静谧与前台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艾顿和东契奇的故事,不仅是关于篮球天赋的绽放,更是关于成长、韧性与友谊的叙事,他们从不同的世界走来,却在同一时刻踏上了共同的舞台,艾顿的“瘦琦琦”绰号已成为一段佳话,象征着他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东契奇的欧洲背景则激励着无数国际球员勇敢追梦。
但他们的旅程远未结束,艾顿在太阳队继续打磨技术,梦想着有一天能捧起总冠军奖杯;东契奇在独行侠肩负着更重的责任,他的目光早已投向历史级别的伟大,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会在总决赛的舞台上重逢——就像2018年后台那个未竟的约定一样,一个在篮下翻江倒海,一个在外线运筹帷幄。
那时,人们会再次想起那个选秀之夜,两个年轻人并肩而坐的瞬间,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刻意张扬,只有梦想在沉默中生根发芽,正如东契奇后来所说:“有些时刻,你当时觉得普通,但回头看去,却改变了一切。”而对于艾顿和东契奇而言,2018年的后台,正是这样一个时刻——它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起点,更是NBA新时代的序曲。


















全部评论
留言在赶来的路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