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青岛五四广场附近的一片人工草坪上已经聚集了二十多名足球爱好者,52岁的王建军一边做着热身运动,一边和队友们打招呼,作为一名银行职员,他已经坚持每周日早上踢球整整十二年。

“我球友直播官网们这支‘老友队’平均年龄45岁,最年长的队员已经62岁了。”王建军擦着额头的汗水笑着说,“足球是我们这代青岛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青岛,像王建军这样的足球爱好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青岛经常参与足球活动的人口已达80万人,注册社区球队超过1200支,每年举办的各类足球比赛超过6000场,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座城市足球文化的蓬勃生机。

足球传统深厚 草根赛事如火如荼

青岛的足球传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中国著名的“足球城”,青岛曾培养出众多国家级足球运动员,这种足球文化已经深入社区,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周,青岛各区市的公园、广场和专用足球场地都会迎来大批足球爱好者,从六岁的孩童到七十岁的长者,足球运动跨越了年龄和职业的界限。

“我周六带儿子参加青少年训练营,周日自己踢比赛。”37岁的教师刘伟表示,“我们全家都是足球迷,周末基本上都围着足球转。”

青岛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斌介绍,目前青岛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足球竞赛体系。“从市级联赛到区级比赛,再到社区内部的友谊赛,几乎每天都有足球赛事在进行,2022年,我们记录的正式比赛就超过了6000场,这还不包括那些民间自发组织的友谊赛。”

社区球队1200支 草根足球蔚然成风

在青岛,社区足球队已经成为连接邻里关系的重要纽带,1200支注册社区球队中,既有长期坚持的老牌队伍,也有刚刚组建的新生力量。

市南区“八大峡FC”是青岛最著名的社区球队之一,这支成立于2005年的球队最初只是几个邻居在小区里踢着玩,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老中青三代、共计50多名球员的规范队伍。

“我们队里有医生、律师、快递员、出租车司机,各行各业的人因为足球聚在一起。”球队队长赵海洋说,“每周六的比赛是我们最期待的时刻,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交流情感的好机会。”

李沧区的“百通勇士”队则以其严格的训练和管理而闻名,这支球队有完整的队委会、固定的训练计划甚至还有自己的队医。“我们虽然都是业余爱好者,但对待足球的态度是专业的。”球队创始人孙伟表示。

政企合力 打造足球城市新名片

青岛足球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密不可分,近年来,青岛市加大了对足球场地建设的投入,全市足球场地数量在过去五年间翻了一番。

“截至2022年底,青岛拥有各类足球场地超过1200块,包括专业球场、社区足球场和学校球场等。”青岛市体育局局长车景华介绍,“我们的目标是实现‘15分钟足球运动圈’,让市民出门15分钟内就能找到踢球的地方。”

青岛企业也积极支持草根足球发展,多家本地企业赞助社区足球联赛,为比赛提供资金、设备和奖品支持,青岛啤酒连续十年赞助“青岛城市足球联赛”,该赛事每年吸引超过300支球队参与。

“支持足球运动既是企业社会责任,也是对城市文化的反哺。”青啤品牌总监表示,“足球带来的激情和活力与我们的品牌精神高度契合。”

青少年培训体系 夯实足球人口基础

青岛足球人口的壮大还得益于完善的青少年培训体系,青岛拥有各级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200余家,注册青少年球员超过5万人。

在青岛虎山足球训练基地,每到周末就有上千名孩子在这里接受足球训练,8岁的张晓宇已经训练了两年,他的父亲表示:“不指望他成为职业球员,但足球培养了他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

青岛市校园足球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青岛已有近百所中小学被认定为“足球特色学校”,这些学校每周都开设足球课程,并组建校队参加各类比赛。

“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孩子对足球的兴趣。”市南区实验幼儿园园长王雯说,“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接触足球,感受运动的快乐。”

足球经济效应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草根足球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增长,体育用品销售、场地租赁、运动康复、赛事组织等产业都因足球人口的增加而受益。

在青岛台东商业街的一家体育用品店,足球相关产品的销售额近年来持续增长。“足球鞋、运动服和足球的销量每年都有20%以上的增长。”店主刘先生表示,“我们还专门为社区球队定制队服,这项业务越来越火爆。”

青岛草根足球蓬勃发展 80万足球人口夯实城市根基

运动康复中心也迎来了更多足球爱好者。“每周一都会有很多周末踢球受伤的顾客前来治疗。”一家运动康复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我们甚至专门推出了‘足球运动损伤康复套餐’。”

足球社会化发展 创新组织模式

青岛草根足球的发展还得益于组织模式的创新,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由足球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在推广足球运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岛足球爱好者联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由几名资深足球爱好者创建的组织,如今已经发展了上万名会员,每年组织超过500场比赛。

“我们通过微信群和专用APP组织比赛,非常方便。”联盟创始人之一马明说,“系统会自动匹配对手、预订场地甚至安排裁判,大大降低了组织比赛的门槛。”

一些创新的足球活动形式也在青岛涌现,如“沙滩足球联赛”、“夜间荧光足球赛”、“企业足球嘉年华”等活动,吸引了不同人群参与足球运动。

青岛草根足球蓬勃发展 80万足球人口夯实城市根基

面临挑战 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青岛草根足球发展迅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场地不足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如何保持社区球队的稳定性,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青岛市足球协会秘书长金剑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场地建设力度,同时完善联赛体系,提高比赛质量,未来还将引入更多数字技术,提高足球运动的管理和组织水平。”

对于青岛足球的未来,业内人士充满信心,随着城市足球文化的日益浓厚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青岛有望成为中国草根足球发展的典范城市。

夕阳西下,五四广场边的足球场上,王建军和他的队友们结束了又一场比赛,大家互相击掌告别,约定下周日再战,这样的场景,在青岛的各个角落每天都在上演,80万足球人口、1200支社区球队、6000多场比赛,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普通人的足球故事,共同构筑着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激情。

足球已经深深融入青岛的城市血脉,成为市民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海滩到广场,从学校到社区,足球运动展现出的蓬勃生机,正成为青岛这座海洋名城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